近日,《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正式對外發布,引起極大關注。近年,不少AI相關政策或綱領已陸續出臺,這份文件到底有什么特別的分量,和企業又有什么關系?本文將與您一同解讀本次發布。

這次的政策到底有什么不一樣?
1)本次文件發布不是一般的針對特定行業和領域的指導意見,是繼2017年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之后,國家層面的全面AI戰略。這意味著經過市場檢驗,國家已經全面認可了AI的能力和前景,《意見》明確將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定位為“新質生產力”的關鍵舉措,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之一;
2)提出了明確量化目標。如:到2027年,新一代智能終端、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%,到2030年,普及率超90%……意味著接下來會有系列政策、行動計劃發布推動AI落地;
3)提出明確行動路線。6大重點行動(科技-產業-消費-民生-治理-全球合作)+ 8項基礎支撐(模型、數據、算力等);
4)從“技術突破”轉向“應用落地”。過往AI政策更注重技術、產業基礎、設施,此次《意見》的核心是讓人工智能深度、廣泛、系統性地融入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。
企業到底應該重點關注什么?
1)將建設一批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,推動統一標準、打造標桿應用、國企示范、財政支持等,加速規模化應用落地;
2)將發展“模型即服務”“智能體即服務”;培育人工智能應用服務商和智能原生”(AI-Native)企業,鼓勵企業從底層架構和商業模式上進行顛覆性創新;
3)尋找企業在“6大行動”的中的定位和機會:如科技企業探索科學大模型、智能化研發工具;消費/硬件廠商大力發展AI終端;醫療/教育/文娛企業探索輔助診療、健康管理、智能學伴、文化創作等;軟件/解決方案提供商智慧城市、公共安全、生態治理等相關解決方案。
思考:AI的真正價值在于落地
無論此前是ChatGPT的驚艷亮相,還是DeepSeek帶來的AI普及,抑或這次“人工智能+”文件的重磅出臺,都讓我們看到了AI在創造層面所展現的無限可能。幾乎每一位企業管理者都在談論AI,評估它的價值。
但熱潮之下,企業更需要一份冷靜的思考:AI究竟如何為我所用?真正的答案,不在技術本身,而在行動,讓AI真正落地到企業之中。
作為中國企業管理軟件的領軍者,金蝶在2015年已開始布局AI創新,并于今年正式宣布將全面轉型為企業管理AI公司。在2025金蝶云蒼穹AI峰會上,金蝶重磅推出全面升級的蒼穹Agent平臺2.0和五大智能體,包括金鑰財報(財報分析智能體)、ChatBI(企業問數智能體)、招聘智能體、差旅智能體以及企業知識智能體,涵蓋了AI在企業端應用最為廣泛的多個場景,開箱即用易實施,真正讓AI普惠企業管理者、業務專員和全體員工。Gartner報告顯示:金蝶已位居生成式AI模型中國市場占有率前十,也是其中唯一的企業管理軟件廠商。
同時,金蝶推出了金蝶AI轉型方法論“AIGO”:包括A(Assessment& Architecture,分析與架構)、I(Implementation,實施與執行)、G(Governance,治理與管理)、O(Operation,運營與優化),包括成熟度評估/需求分析、愿景與戰略/架構設計,AI場景試點、落地與實施管理,AI治理,以及AI運營與價值評估,助力企業加速AI轉型步伐。
未來已來,唯行動者方能致遠。金蝶通過啟動AI普及行動,并與行業領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,推動AI技術從“工具”向“生產力”加速躍遷,持續推進技術普惠化進程,讓AI真正為企業所用,創造可持續價值。